“有了这些设备,我们的水资源监测数据将更加准确、快捷。”陕西省水文局有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在2013年陕西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中,陕西省水文局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2014年陕西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中,陕西省水文局又以优秀的成绩,获得各方肯定,让水文部门在陕西水资源调配、管理工作中取得了“重要席位”。
水危机催生最严格管理
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陕西省,虽然全省水资源总量达423亿立方米,但是具有政治经济中心和关中—天水经济区主体之称的关中地区,自产水资源总量却只有82亿立方米,而陕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自产水资源总量仅40亿立方米,并受制约于脆弱的生态环境,可开发利用率很低。
在水少的同时,水污染也异常严重。据陕西省水利厅水资源公报统计数据显示,全省每年排入河道的废水超过10亿吨,有1/3以上的河段水质在Ⅳ等以下,约1/7的河段失去河道基本功能。同时,在陕西省84个自来水供水县城中,有14个县城严重缺水。2014年7月,陕西省商南县、三原县停水事件更是被舆论推到风口浪尖,受到水利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水少、水污染严重,使得关中各地竭泽而渔式地临渴掘井,而这又导致陕西地下水漏斗面积不断扩大。
“因为缺水,陕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许多项目不能上马,关中—天水经济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受到制约,工业、农业、城市互相争水,导致渭河生态水被严重挤占。”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一位专家介绍说。
针对水之殇,陕西省立足汉江、渭河两大水系,统筹陕南、关中、陕北三大区域,布局建设十大水利项目,以南补北、以汛补旱,力求形成一个纵横南北、贯穿东西、覆盖全省的现代化大水利格局。
“不管是从黄河引水,还是从汉江调水,都与国家大的水资源调配工作有冲突。”陕西省水利厅规计处有关负责人说,“如何算好水账,统筹兼顾,在国家大的水盘子里做好陕西水资源的调配工作至关重要。”
水危机催生陕西不断扎紧水袋子,拧紧水龙头。特别是2013年国家启动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以来,陕西省更是乘借东风,高起点谋划,强力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全副武装”服务水资源考核
多年的水文监测和水资源分析评价工作让水文部门在史无前例的水资源考核工作中占据了“先机”。为了组织好大考工作,根据陕西省水利厅安排,陕西省水文局组织精兵强将,加班加点,先后编制完成了《陕西省行政区界水量监测规划》、《陕西省用水总量及用水效率统计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陕西省国家重点水功能区监测实施方案》、《陕西省跨设市区界河流断面下泄水量考核办法》、《陕西省考核水功能区达标分解方案》等多个办法、方案及实施细则,为全省启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了监管好各地的水资源使用管理情况,陕西省水文局挑兵拣将、殚精竭虑地服务于水资源管理考核工作。
“我们不仅要做好省上对各地市考核的水资源监测工作,还要做好国家对省上考核的水资源监测工作,任务相当繁重。”陕西省水文局水环境监测处处长张宏斌说。
根据考核任务,陕西省水文局以主要河流为着力点,放眼全省,编制了纳入国家考核的重要江河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和分阶段限排总量控制方案,将其作为水功能区达标率考核和政府部门防污治污的依据,并将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细化落实到各市(区)。陕西省水文局还积极勘查断面,调整增加水功能区监测覆盖率,使得目前陕西省国家重要水功能区达83个,监测覆盖率由2012年的50%提高到2014年的80%;对145个河流断面、143个水功能区实行分时段监测评价,监测评价按全因子21项评价和化学需氧量、氨氮双因子评价进行;完成了渭河、泾河、北洛河等10余条河流55个功能区上下界的现场勘查工作,为下一步确界立碑做好前期准备。
面对突增的巨大监测工作任务,陕西省水文局先后与长委、黄委对汉中、宝鸡水环境监测中心实现了共建共管,投入经费900余万元,为陕西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及5个分中心配置设备58台套(含两台流动注射仪);加强盲样考核,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各方组织的能力验证考核23个106人次,使得分析监测人员熟能生巧,为全省开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这场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的预考中,陕西省水文局功不可没。”陕西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小组有关负责人说。
数据说话赢得各方口碑
“质量控制是水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是考核的基石。看似小小的监测数据,稍有差错,不仅对各地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产生深远影响,更会影响到考核的公正和严肃性。”张宏斌说。
为了确保监测数据的权威性,陕西省水文局主抓采样和分析两个环节,下发了开展采样质量控制活动通知,将采样程序做成流程图,清晰易懂,便于操作;选派技术骨干下基层具体操作演示,手把手教习;及时将考核水功能区和水源地水质状况通报给各方,2014年7月初,向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延安、榆林、汉中、商洛市分别通报了24个水功能区断面水质污染严重和1个水源地水质较差情况,促使各方有针对性地提高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
根据水文部门通报的监测数据,西安市不断加大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力度,先后关闭淘汰造纸企业16家,年消减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021吨、氨氮排放量425吨。榆林市加大中水利用力度,提高用水效率,使得全市平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72.3%。陕西省政府于2014年6月,对各市(区)“三条红线”落实情况进行了首次量化打分,将西咸新区提出的用水总量进行压缩。
精确的数据、公正的结果,不仅让决策者和陕西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对陕西水况一清二楚,而且让各市在考核中心悦诚服,为水文部门赢得了口碑。
编辑:张艳 责编:张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