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是:水文文化 > 水文文苑
水文文苑
水文人的昼与夜

发布时间:2018-07-17     作者:曹彦波   来源:宝鸡水文局   点击量:2644   分享到:

 2018年7月10日,甘肃陕西两地出现大范围、大面积区域性降水,在陕西入渭河第一站的拓石水文站,大雨从10日凌晨持续到11日凌晨,上游甘肃天水一带的强降水导致上游多地受灾严重,损失惨重,强降雨导致洪水泛滥,并滚滚而来。作为下游的陕西,洪水要流经宝鸡、西安、咸阳、渭南等地汇入黄河,这给渭河防汛带来很大的压力。

自古黄河无小事。作为黄河最大支流的渭河,这条万古大河,自然而然性格桀骜不驯,不易驯服。为了准确把脉这条大河,水文站的职工总是未雨绸缪,提前安排布阵,做好了随时迎战洪水的一切准备。站上的每位同志都密切关注着上游的雨情和水情,站长及时与上游水文站取得联系,同时安排分配任务给每位职工,让大家充分做好准备,以便能够及时准确为上级部门及时高效提供信息。

10日20时许,河水开始出现起涨,自动监测屏幕的水位、流量被不断的刷新,大家明显感觉到这场大水正在一步步逼近水文站。同时,每位同志分工明确,看水位、取沙样,测流、计算、校核、发报,每一道程序都有条不紊。23时许,宝鸡水文局迅速派来了技术支援力量,党总支书记、勘测科长紧急驰援在通往拓石的路上。此时,雨下的更加猛烈。似乎老天爷也在考验着水文人的意志,作为一名新入职工,面对着这样的倾盆大雨,多少心里有些担心,听到支援力量的消息,我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好像有了主心骨似的。

11日凌晨3时左右,宝鸡局的援军终于到达拓石,一路上,由于暴雨的影响,车辆上的雨刮器也刮不过来似的,任凭大雨倾注,只能以每小时不到40公里的速度缓慢前行。水位仍在刷新着上一刻的纪录,河水似乎越加猛烈了,但水文站的一切工作按照计划预案进行,大家时刻保持警惕,密切关注着河流水情,眼睛紧盯着屏幕,丝毫不敢懈怠。

4时15分,水位持续上涨,洪水在渭河里怒吼,经过市局领导、技术专家、站长及其他老同志的分析判断,此时是抢测流量的最佳时机,大家迅速成立测流小组准备施测流量。洪水来势凶猛,仪器和观测道路受到威胁。4时18分,小组立即启动浮标法施测流量,大家各司其职,看起点距、投浮标、计时、跟踪浮标......一切工作井然有序,经过大家的密切配合,4时35分,第一轮测流任务。而此时,大雨仍没有停止,淅淅沥沥敲打着每个人的身体,大家的衣服都湿透了,书记和同事们的鞋子陷入了淤泥之中却全然不顾,而小镇上的街道除了雨声,依然一片寂静......回到办公室,李工迅速整理资料,很快计算出了流量1749立方米每秒,经过交叉细致的校核,测量结果在误差范围之内,最后直到这份测量成果的发送成功,大家才松了一口气,甚至还没来得及喝一口水,又继续投身到工作当中,洪水夹带着漂浮物在不断的撞击着竖立在河中心的自记水位塔和设施,一组组数据,一份份流量就这样在大家的精心努力下完成,并传向了远方。此时,我才真正意识到了一位老省长说的话“水文站的资料,看似一张纸,重似一座山。”的真正含义所在。

清晨,街道上的居民陆续醒来,“昨晚渭河涨水了啊!一晚上我睡得什么都不知道”。一位居民说道,“好大的水啊,我自从出生以来从没见过这样的大水”。一位年轻小伙边说边用手机拍小视频。殊不知,正在他们熟睡美梦之中,渭河沿岸的水文工作者,连夜奋战,彻夜未眠,神经紧绷,洪水涨了落,落了又复涨。不少居民有些担心,跑到水文站来询问情况,书记和站长耐心给他们解释,让他们放心,如果有紧急情况,一定第一时间通知大家紧急撤离,经过一番耐心引导沟通,居民们才纷纷离去。终于水位停在了873.45的位置,经过继续观察对比,再没有继续上涨了,经过书记的指导,发报同事迅速向上级部门、当地政府部门以电报的形式发出了一组组水情信息。这场大水的止涨,让我和同事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缓解一下了。傍晚20时,水位稍落,但惊涛骇浪还在河道里翻滚,大水退不去,大家仍然不能就此放松。从10日涨水至11日20时整整24小时过去了,大家奋战了一天一夜,只在下午19点匆忙吃了一顿饭,所有人都没有合眼,听站长说这些都是水文人的常态,每逢大水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我才更进一步懂得了水文人的汛期工作。此刻我想到了在渭河流域,多少水文工作者都是彻夜未眠,连夜奋战,忘记了疲劳,顾不上吃饭,甚至忘记了时间,为的就是能够保证沿岸居民一方平安,能够安居乐业、能够在深夜睡得安稳没有任何担心和顾虑。水文人以人民的财产生命安全为己任,这就是对水文工作的最大认可。

自入职半年来,一个月三场洪水让我重新认识了水文,也历练了我们这些刚上岗的新兵。“让水文服务社会,让社会关心水文”,也真真切切体会领悟到站上宣传标语的含义,在11日这场大洪水当中,是水文“求实、团结、进取、奉献”的精神支撑着水文人兢兢业业,始终坚守一线,这也是水文人一生追求所在。

2018年7月,主汛期才刚刚开始,水文人在行动,水文人在坚守,水文人在奉献的凯歌也才奏响,伴随着水文人风雨和洪水的昼夜还将在延续。

7月12日于拓石

编辑:张艳    责编:程文利    审核:王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