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在风口浪尖
——预测预报“7.12”渭河咸阳段洪水纪实
关中八景之一的咸阳古渡为渭河咸阳段从古至今的渡口,名闻遐尔几千年,今天那里已经建成了气势恢宏的古渡廊桥和赏心悦目的古渡公园,站在古渡廊桥上极目远眺,“咸阳湖”海天一色,美不胜收。但渭河水量年内、年际变化剧烈,在今年7月11日至12日便出现了近15年来最大洪水。洪水过境,波涛汹涌,气势磅礴,作为一名水文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这次防汛水文预测预报工作,终生难忘。
一、水情突变,汛情严峻
入汛后三秦大地一片酷暑,高温难耐。好在7月8日开始一股西南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相遇,在我省汉中西部、宝鸡西北部、甘肃平凉、庆阳一带形成斜向性雨带,此次降雨覆盖的范围极大,我省宝鸡以西至甘肃天水、秦安、渭源一带均有大范围降水,暴雨形成了这次洪水。
11日11时当看到渭河北道水文站(甘肃天水)962m3/s,水势上涨,元龙水文站(天水市麦积区)出现1230m3/s的洪峰流量,陕甘交界拓石水文站12时30分出现2090m3/s超警戒洪水信息时,顿时预感渭河今年终于要涨水了。但略感轻松的是,渭河上游段的洪水从水文监测信息分析,不会叠加,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拓石水文站这2090m3/s流量及下游区间洪水。
14时咸阳市政府召开防汛指挥成员单位紧急会议,先进行现场检查,现场检查由主管市长带队从渭河咸阳陇海铁路桥扩建工程开始,逐段向上游检查防汛薄弱环节,我和局主要领导参加。会前我们经过会商,宝鸡峡林家村渠首得知上游拓石水文站的洪峰流量信息后提前加大泄量,错峰调度,林家村水文站14时30分就出现2390m3/s洪峰流量,按照预报方案,林家村水文站洪水演进至魏家堡水文站还需要8~9小时,我们预测魏家堡在12日凌晨2点左右出现洪峰,量级在3200~3500m3/s之间。咸阳水文站将在12日14~15时前后出现3000~3200m3/s洪水。但现场检查还没有结束,突然由上游宝鸡市防汛办传来一个消息,“魏家堡水文站15时流量3180m3/s,水势快速上涨,宝鸡渭河生态公园淹了,你们要做好相关准备。”面对突变水情,我快速致电魏家堡水文站核实,信息准确。目前河道水势上涨较快,预测将超过4000m3/s。这一突然变化的节奏,打破了原所有预定的工作安排。15时30分,防汛检查组坐在市防总会议室内研究对策,局主要领导参加,我返回局机关值守。16时42分接到领导电话通知,参加18时30分召开的咸阳市防汛工作紧急会议。
二、紧急会商,水文权威
18时30分咸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10楼会议室座无虚席,会场寂静。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王洲主持,副市长程建国、李喜辉及所有防汛指挥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首先传达了省政府、咸阳市委相关文件精神,紧接着要汇报此次洪水预测预报工作。根据前期上游洪水演进速度加快,魏家堡站16时18分实测流量4140m3/s,18时河道流量4290m3/s的准确信息,在向省局水情信息处领导汇报会商后,我汇报到:“根据魏家堡站目前实时流量信息,考虑黑河金盆水库控泄,咸阳水文站的洪峰流量在4200~4500m3/s,峰现时间在12日凌晨5时左右”。预测意见刚说出口,就听见水利局局长大声询问:“17点不是魏家堡水文站都已经4540,怎么咸阳还……”,我明白局长的担心,防汛工作宁信其有,宁信其大,为确保万无一失,总会超前考虑,但预报咸阳的水小了,确实令人不解与担忧。面对询问,我仔细反复在笔记本上推敲洪水演进信息,魏家堡站16时18分实测4140m3/s,相应水位498.40m,18时水位上涨0.08m,涨幅缓慢,按照此水位涨幅后延两小时推测,预测水位达到498.56m,查线流量4480m3/s。魏家堡的洪峰流量经过河道槽蓄调节以后会衰减,加上黑河金盆水库控泄流量,不会超过4500m3/s。我答复到:“魏家堡站河道最新的实测流量已经出来了,刚才的报汛值需要结合实测流量进行校正。按照实测流量信息推算,咸阳水文站4500是一堵墙”。紧接着市防总指挥长宣布启动渭河Ⅲ级防汛应急响应,按照防御5000m3/s洪峰流量进行布置,严防死守,安全第一,所有成员单位负责人不得远离会议室,三个小组分赴各个河段现场查看险情,一个小组坐镇指挥,气象和水文部门负责人留下。接下来的时间,我时刻关注魏家堡的水情变化,19时06分出现洪峰流量4290m3/s,20时03分实测流量4230m3/s,这一信息就是定心丸。21时30分看到省局渭河咸阳站的洪峰预报,我心里踏实下来了。
12日凌晨1点半我有点坐不住,由会议室下到渭河边的咸阳水文站,看见咸阳水文站南北两岸的观测房灯火通明,缆道铅鱼不停涉水,测站职工的辛劳顿现眼前。顺着人行道走到1号桥上,看着渭水滔滔东流,想象着4000个流量洪水过境的样子。突然间,河道水面上成片成片的生活垃圾顺着水流漂浮而下,想到水快要来了,安心等待。
三、洪水过境,展露笑颜
渭河咸阳城区段防汛重点为陇海铁路桥扩建工程和“咸阳湖”二期滩面治理在建工程。陇海铁路桥在咸阳古渡以下形成卡口,河宽338m,较600m规划堤距缩窄262m,加上整个工程施工便桥、脚手架等影响,断面过水面积严重缩窄,陇海铁路桥是整个洪水过程严防死守的关键,省厅、省水文局主要领导亲临现场研判水情,咸阳市领导也是整晚上奔波在铁路桥的上下游左右岸,查看水情、工情。局里主要领导带领抢测队员奔赴渭河杨凌段,查看水情、监测预警。
12日凌晨3点20分,我和公安局交警支队、气象局相关人员被防办主任叫走,一起由陇海铁路桥开始,自下游至上游查看水情、工情,凌晨5点左右回到会议室,此时咸阳水文站河道流量3480m3/s,比预计的要小一些,我坐立不安,心情焦躁,预报凌晨5时左右洪峰到来,目前还没有迹象,心里想“要是水来小了、来晚了,今天人就丢大了,得赶紧找个地方转转去”。5时45分我又被水利局主管防汛的领导叫走,陪着他查看“咸阳湖”二期工程。我们从1号橡胶坝附近进入河道子堤公园边,没过一阵感受到一股强劲的水汽顺着河道扑面而来,随后映入眼帘的是峰头夹带着雾蒙蒙水汽奔腾而过,站在河道边的群众都喊着“水头来了,水头来了”,此时看时间6时12分。我站在河道边亲身感受到了洪峰的到来,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6时27分咸阳水文站实测流量4080m3/s,水位386.46m,峰顶水位持平4小时多,至10时45分达到386.55m,查线流量4210m3/s。洪水的量级与预测的(4200~4500m3/s)基本一致,时间稍微滞后,总体效果比较满意。
四、风口浪尖,智谋者胜
“7.12”渭河咸阳洪水造成了城区段多处生态景观工程进水,右岸在建的滩面整治工程全被淹没,陇海铁路桥扩建工程施工便桥冲毁,桥下冲深近10米。3号秦都桥南通过雨水管道洪水倒灌钓鱼台路200余米,积水深1.3米,20余辆车被淹,所幸无一人员伤亡。当我们由河道回到会议室时,奔波劳累在一线的市长、秘书长等领导在目送陇海铁路桥安全过洪以后返回会议室休息,大伙儿都在讨论水情,“咸阳湖”变成“咸阳海”,还说我们咸阳水文局是水龙王,一来咸阳就带来的这么大洪水,还有主管防汛的领导说要为我们立头功。我心里很清楚,这次有幸参与市上的防汛抢险工作,并在关键时候发挥了水文人防汛尖兵与耳目作用,快速取得地方政府领导的认可,这一切的努力和成绩离不开省局的坚强领导,离不开水情信息处的指导,离不开上游兄弟单位准确及时的水文监测信息。对于咸阳市防汛指挥部门来说,准确的洪水预报给他们提供了启动相应防汛预案的技术支撑,明确了防汛抢险应对的准备时间,是整个防汛抢险工作按照规定程序有序进行的基础。
作为一名水文人,每个汛期都有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镌刻在记忆深处,然而,作为身在咸阳水文局的一员,亲身经历渭河2018年的汛期预测预报决策,我将终身难忘。
编辑:张艳 责编:程文利 审核:王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