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省水文局以“一馆三书”和“精品”文化作品、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化系列活动为引擎,扎实推进水文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丰硕的成果。
一是陕西水文博物馆建成开馆。依托陕西水利博物馆丰厚的资源与人脉,广泛收集水文史料,建成建筑面积为360㎡的目前国内首家水文专业博物馆。该馆反映了古代、近代、现代水文历史,科技含量高,信息量大,广受参观者称赞。6月28日正式对外开馆,已先后接待部、省、厅局级党政领导及兄弟省市水文机构领导等近千人次,累计接待社会各界人士参观1.8万人次,在宣传和传承陕西水文悠久历史,激发水文职工内生动力和工作激情,普及水文科学知识,提高人们防洪减灾意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2019年4月10日,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马中平视察陕西水文博物馆
2019年6月28日陕西水文博物馆开馆仪式
2019年7月26日,水利部水文司司长蔡建元等视察陕西水文博物馆
9月23日,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拴虎等领导视察陕西水文博物馆
9月23日,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拴虎等领导视察陕西水文博物馆
二是陕西水文志续志工作有序推进。陕西水文志续志工作已完成了水文概述、第一章至第四章、水文大事记,第十至十二完成一半,其他章节还在编纂中。配合完成了陕西水利志水文章节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是出版发行水文文化书籍受到关注。出版发行了《把脉江河--陕西水文发展风采》画册与《砥砺奋进兴水文--陕西“大水文”发展实践与探索》,多角度宣传水文。职工自费出版了《郑国渠边的水文--张家山水文站设立和发展研究》,研究探索我省最早的水文站---张家山水文站近百年来水文工作发展变迁的历史,是我国目前为数不多的探索水文测站发展沿革的书籍,对水文测站建设保护、水文文化弘扬传承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四是参加各类文化征稿活动成果丰硕。组织职工参加各级组织举办的水文化系列活动,先后有5人获得开展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书法、摄影活动,并获得了相应的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入围奖等奖项9个。省局机关职工撰写的《黄土高塬上的绿》和《父亲牵挂的水文站》分别获得由中国水利职工思想政研会联合《中国水文化》杂志社开展的“砥砺奋进七十载,追梦水利新征程——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三等奖和优秀奖。2人在陕西省农林水利气象工会举办的职工文学书法摄影网络展示中,安康水文局选送的书画类作品《北国风光》(隶书)获得一等奖、《建设美丽中国》(行书)获三等奖。在由西安市委宣传部、市地方志办公室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坚定文化自信,讲好西安故事”征文中,省局机关职工撰写的《水的佐证》获得二等奖。在首届“永丰杯”关中风情全国散文大赛中,省局机关职工撰写的《老腔:唱在黄河边的纤夫号子》从全国3000多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排名第六,获得三等奖。延安水文局职工撰写的报告文学《北洛河特大洪水测报纪实》被《延安文学》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专辑收录刊载;在延安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摄影展中,延安水文局选送的摄影作品《童心》荣获入围奖、《凤凰山雪韵》获首界中国延安文化传承博览会摄影大赛三等奖。
五是资助帮扶村文艺演出有力提振了村民精气神。先后组织、资助淳化县北沿渠村和平利县三坪村参加镇中心举办的“一评三治”表彰大会暨文艺演出、新民风建设主题文艺演出活动,《歌颂新时代》《张灯结彩》《走进新时代》舞蹈、独唱、合唱等节目,充分展现出帮扶村在水文人的真诚帮助下,产业发展、脱贫摘帽、走上致富之路的新民风、新气象,获得县上有关领导与观众的一致好评,为传播文化、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是制作专题片传承水文行业精神。省局、基层局、测站先后制作了3部专题片,从不同角度介绍和宣传陕西水文发展历史以及在为防灾减灾、水资源管理服务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弘扬了行业精神,体现了文化自信。
编辑:张艳 责编:程文利 审核:王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