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是: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法治与社会:抢抓机遇谋发展 三秦水文展新姿

发布时间:2014-04-02     作者:   来源:法制与社会杂志   点击量:1261   分享到:
 

抢抓机遇谋发展三秦水文展新姿


——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水文是水利工作、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公益性基础事业,也是水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它的基本任务是为解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水问题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水资源、防治水旱灾害、保护水环境和生态建设等提供全面服务。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是我省水文事业的工作部门,其主要职责是:为全省防汛抢险提供实时雨水情信息,为各级政府和防汛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开展全省地表水资源、水环境和土壤旱情的监测、分析和调查评价;承担重要水源地、重点水功能区、省界河流断面水量水质监测和分析评价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收集水文资料、分析水资源变化趋势。

    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的关心领导下,陕西省水文局抓住中省1号文件和全国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的机遇,奋力实施全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形成了包括水位、流量、雨量、泥沙、蒸发、泥沙颗粒机配、水质等项目齐全,布局比较合理的水文站网,承担着向国家防总、黄委、长委、河南、四川等省、市及我省150余单位的水情报汛任务,积极参与水资源监测、规划和管理,为全省水利、农业、工业、交通、城建、国防等行业和部门提供了服务,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建立了更加科学的水文站网体系。如今,全省已形成布局合理、配套齐全,能基本控制省内江河湖库等水体水文特征的水文站网体系。水文站网密度由原来的1950平方公里每站增加到1050平方公里/站,雨量站网密度由原来的265平方公里/站增加到现在的107平方公里/站,渭河流域雨量站网达到了66平方公里/站,水文站网密度达到了592平方公里/站,在西北地区居领先地位。二是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项目建设前所未有。我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项目建设四年(2011-2014年)内完成项目1901个,总投资40361万元,共计改建和新建各类站点1725处,其中水文站改建33处、新建74处,水位站改建2处、新建90处,雨量站改建368处、新建1158处,建设11处水文巡测基地、1个省级应急监测队建设,改建8处水文信息中心站和建设156条中小河流水文预警预报服务系统。全部项目建成后,将大幅度提高全省水文监测站点的覆盖面,提升全省水文监测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水文测报能力和水平大幅度提升。近几来,我局先后研制开发并成功架设了大跨度水文缆道,越来越多的站安装了半自动和全自动缆道测流控制系统。引进安装应用了固态存储雨量计、测深仪、雷达水位计、流量计,购置桥测车、走航式ADCP、手持GPS、自动整平水准仪、电波流速仪等先进设备。资料整编已进入水文数据库存储、检索和编目。建成了汉中、宝鸡、西安水情分中心和省水情可视会商系统,完成了省水情中心与各水情分中心光缆互联,目前,测站水情信息到达省防总、国家防总30分钟时限内传输率99%,网络传输率达100%,居全国前列。四是水文情报预报社会效益显著。在我省近年连续发生多次强降雨洪水过程,广大水文干部职工团结一致、紧密配合,为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水文情报预报信息。如:2011年9月,根据水文预警预报,省防总在启动渭河、汉江Ⅲ级防汛应急响应后,安康市防指19日8时发布了“一号命令”,迅速组织安康城区、旬阳及白河县安全撤离6268户25346人,其中安康城区2万余名受洪水威胁的群众在洪水到来之前得以安全撤离。2012年7月27日15时发布龙门站28日2时洪峰流量7600 m3/s,实际洪峰流量7620 m3/s;7月28日9时发布潼关站29日8时洪峰流量4100 m3/s,实际洪峰流量4250 m3/s;这些重要断面高精度的关键预报,为下游群众安全撤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2013年汛期,及时发布水情快报70期,预警预报86期,洪水预报31期,发送手机短信4.2万余条,接收处理水情报文2220万余份,为各级领导和防汛指挥部门正确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防汛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五是水环境监测评价成果丰硕。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展水功能区的监测工作,完成了各年度水质监测任务,在全省范围内开展20万人口以上重要城市供水水源地饮水安全监测,为加强水源地的监督管理和供水安全提供了依据。按照《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以及《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定的三条红线中的要求,以“限制纳污红线”控制作为水环境监测工作的核心,参与了我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及“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细则”的制定,开展了我省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排污口的普查登记及监督性监测,编制了《陕西省重要江河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和分阶段限排总量控制方案报告》、《陕西省各市区重点水功能区考核指标方案》、《陕西省水功能区达标评价与考核技术方案》、《陕西省考核水源地达标评价与考核技术方案》及相应的《考核评分办法》,为我省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夯实基础,确保我省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考核工作按计划、有序和严格执行。从2011年起,共发布全省重点河段《水资源质量通报》11期,《水源地水质旬报》80余期。六是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通过在全系统开展以强素质、树形象、变面貌为重点的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使局容局貌、制度建设、规范管理等方面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全体水文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我局连续4年荣获水利厅厅直系统目标考核先进单位,2012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省级先进集体”。

    展望未来,陕西水文事业任重道远。面对新的发展任务,广大干部职工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始终以“业务立局、科技兴局、人才强局、开放办水文”为工作思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精诚团结,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再创佳绩,全力实现水文事业科学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