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使命 创新引领
深耕水文改革试验田
咸阳水文中心
各位领导、同志们:
咸阳水文中心始终围绕陕西水文改革创新“试验田”的定位,努力提升监测预报分析评价能力,加强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水环境监管支撑服务。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推进测报方式改革,提升自动监测水平
我中心坚持改革创新是水文实现追赶超越的动力源泉。一是广泛引进试点新技术,逐项实现水文要素监测自动化。我中心先后建成水温自动监测、景村侧扫雷达、安头测流槽和远程遥测缆道、淳化墒情自动监测,咸阳正在逐步实现水文全要素、全量程自动监测。二是坚持技术应用创新,实现资料整编初步电算化。在资料整编中创新应用SHDP5.0软件绘制全部成果图,突破了陕西水文几十年来手工点绘各种成果图的工作模式,初步实现了水文数据从采集、传输、整编计算、成果图绘制全过程的电算化。三是积极推进巡测优先,驻巡结合工作模式。根据南北地形划分咸阳和彬州两个巡测队,从汛前准备开始巡测队员参与测站设备维护、汛期测报等,2020年出动巡测队员200余天·人次,有效缓解测站人员短缺和职工进城愿望间的矛盾。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技术支撑能力
我中心以加强两个业务中心建设为抓手,有力支撑地方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水环境监管。一是高标准建成咸阳水情分中心。实现了辖区内所有测站三级会商和重点河段视频音频监控全覆盖,首次采用风能+太阳能联合供电,移动公网传输视频信号,为我省偏远山区测站水文自动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二是高标准建成咸阳水质监测分中心。克服疫情等不利影响,按期建成1200平方米,配备有连续流动分析仪、原子吸收仪、采样车等设施,具有一定风险监测预警能力的现代化实验室。在全省水文首次采用陶瓷分析台,纯水循环系统铺设到各分析室等新方案,目前可开展44项水质分析,大大提升了支撑当地水资源管理、水生态监管和突发水事件应急处置保障能力。三是打造锐意进取的水文队伍。通过开展自动水温、侧扫雷达等比对分析和陕西市县水文体制机制创新、城市内涝监测、风能太阳能联合供电、渭河咸阳湖五坝联合调度、西咸新区水资源调查评价等课题研究,为咸阳中心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培养出一批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三、工作得到各级认可,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
我中心各项工作标准高、要求严,力求开拓创新,得到了各级认可。一是得到上级充分肯定。先后得到黄委会主任岳忠明、时任部水文司司长蔡建元、张文胜副司长等领导的肯定与赞扬。二是得到地方政府认可。在防汛抗旱中及时报送水雨情信息和精准预报预警,在水资源管理中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撑数据,得到咸阳市、有关区县政府及杨凌、西咸新区管委会的认可。三是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2020年我中心被水利厅授予厅系统“文明单位”;党支部被省直机关工委授予“五星级党支部”;张家山水文站被省水文中心授予“文明水文站标兵”。
我中心每一项创新,与上级的大力支持和兄弟单位的无私帮助密不可分。2021年是“十四五”开启之年,我们将按照本次会议的安排部署,继续做好有关创新试点工作,为陕西水文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